據說1793年一位美國商人,為消費者設計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獎勵計劃,消費者完成一次惠顧後,就可獲得一定數量的銅板 (今時今日的印花或積分)。消費者只要一直專顧該商店,就可以得到不同數量的銅板, 當累積到一定的數量後,就可在該店內店內兌換指定的推廣商品或折扣。這一做法直到19世紀仍然被許多的商人所採用,以獲取長期惠顧的客戶消費群,這就是實體印花卡的始祖。

最具代表性的印花優惠發展可追溯到西元 1896 年,由美國 S&H Green Stamps 公司演變出來,其主要目的都是提供顧客重複購買的誘因 (Lacey & Sneath, 2006)。

🔺  S&H Green Stamps 推出的印花優惠

 

而近來最具代表性的忠誠度方案是由美國航空公司 (American Airlines) 於 1981 年所推行的「常 客累積哩程數方案 (Frequent Flyer Program)」,其具體內容是讓消費者透過航行哩程數的累積,以換取航空公司的獎勵,例如:升等至商務艙或是免費搭乘等等。根據研究的結果,忠誠度方案的實行,可以有效提高消費者忠誠度,進而提高企業的獲利 (Wirtz, Mattila, & Lwin, 2007)。消費者對於這種類型的獎酬方案,也抱持著積極參與的態度:根據國外研究機構的調查 (Jupiter Media Metrix, 2000),有將近 75% 的美國消費者至少加入一個忠誠度方案。除了美國以外的國家也有發展相當成熟的忠誠度方案。

 

隨著時代演變,這種印花及積分推廣策略仍然被世界各地商戶以不同型態推出,同時亦為消費者帶來了各種問題導致商戶預計的效果開始未如理想。

 

(待續 – “印花優惠的斷捨離”)